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发布者:中国兽医协会发布时间:2022-04-29阅读次数:

全新起航,引领大熊猫保护新发展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简称熊猫中心)是2013年中央编办批复,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属的原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事业单位,内设15个处室和卧龙神树坪、卧龙核桃坪、都江堰、雅安4个基地。主要职能是开展大熊猫野外生态与种群动态研究,承担全国野外大熊猫及其栖息地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评估和大熊猫野外种群动态监测;负责大熊猫人工饲养、繁育、遗传、疾病防控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的研究与开发,承担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珍稀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管理及基因库建设,承担全国大熊猫谱系管理;开展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野外引种工作,开展大熊猫栖息地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指导和开展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协助组织和开展大熊猫国内外合作交流,负责技术指导,开展合作研究,承担大熊猫国内外合作交流平台建设;推动大熊猫文化建设、科普教育和宣传工作;开展大熊猫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承担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科学技术支撑工作。

多年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坚强领导下,熊猫中心践行初心使命、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在大熊猫保护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一、攻克大熊猫繁育难关。攻克圈养大熊猫繁殖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三大难关,成功破解大熊猫繁殖难题,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6只发展到356只,占全球圈养总数的50%以上,创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同时,通过加强谱系管理、划定核心圈养种群、科学制订大熊猫配对计划等优生优育技术,实现了圈养种群从数量优先到质量优先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大熊猫学科研究、野化放归、合作交流等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基础,为提升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突破大熊猫野化放归关键技术。率先启动人工繁育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研究,创造性实施“母兽带仔”培训,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监测等关键技术。成功野化放归人工繁育大熊猫9只,首次实现人工繁育大熊猫在自然栖息地生存和复壮野外濒危小种群的重要目标。该项研究获第十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入选“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三、创新开展大熊猫野外引种研究。率先开展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研究,将5只经过培训的圈养雌性大熊猫放归野外参与引种,其中2只先后产下幼仔8只,存活7只。该项研究破解了圈养大熊猫种群基因不足难题,为野生濒危小种群遗传资源保存,野外小种群复壮及历史分布区重引入做出重大贡献。

四、大熊猫合作交流成果丰硕。与境外16个国家(地区)的18家动物园、境内39家动物饲养机构和10余家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搭建了全球最大、合作最广的大熊猫合作交流平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比利时天堂公园、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的大熊猫馆开馆仪式,与比利时、荷兰两国元首就合作交流大熊猫产仔互致贺信。圆满完成包括德国总统、奥地利总统总理等100多个国家(地区)政要来访外事接待任务。大熊猫合作交流为提高公众保护意识,推进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促进国内国际人文交流提供了“中国方案”。

五、大熊猫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实施“熊猫中国”文化品牌战略,强化宣传阵地建设,开展科普研学、公益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了大熊猫文化建设、科普教育和宣传工作良好发展态势。上线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动10余部纪录片专题新闻片在央视、新华社等平台播出,有力展示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成果,弘扬了大熊猫文化,宣传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中国答案”。

熊猫中心拓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领域,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邛崃山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岷山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和“大相岭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组织开展大熊猫生境、主食竹等41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10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次,获得国家专利40余项,制定行业标准3项,形成了一支具有行业一流水平和先进经验的人才队伍,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建设美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国际人文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大熊猫保护事业已进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融合发展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熊猫中心将坚持保护与研究并重、自主与合作相融,全面建设国家大熊猫饲养繁育中心、大熊猫科学技术中心、调查监测中心、疾病防控中心、合作交流中心、文化宣教中心,努力建成世界知名的大熊猫保护研究权威机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