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中国兽医协会发布时间:2024-03-04阅读次数:
动物医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统优势学院之一,其前身溯源于1936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始设的畜牧兽医组。1958年成立畜牧兽医系。1984年分设为畜牧系和兽医系。1998年两系合并为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2002年正式更名为动物科技学院。2007年9月动物科技学院分设为动物科技学院和动物医学院。
学院经过80多年的发展和壮大,已基本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教育为发展方向的多层次办学体系。193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学院现设4个系——基础兽医系、预防兽医系、临床兽医系、动物药学系;长期设有1个本科专业——动物医学(五年制),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20年起开设本科专业——动物药学(四年制);1个一级学科——兽医学;拥有兽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7个二级学科博、硕士点——临床兽医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动物生物技术、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其中临床兽医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反刍动物重大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西部)、教育部动物高效新型疫苗工程研究中心、家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农业农村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陕西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分中心、陕西省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6个,拥有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陕西省动物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西安动物医院、杨凌动物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标本馆等校内教学(科研)试验基地4个,主办《动物医学进展》学术刊物,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动物毒物学分会理事长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155人,其中专任教师10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3人,副高级职称4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6人,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56人,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生导师3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级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陕西省人才项目入选者3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1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学院现有学生1946人,其中本科生1037人,硕士研究生594人,博士研究生315人。
经过长期的科研积淀,学院在牛羊胚胎工程与抗病生物工程、动物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家畜生殖内分泌与繁殖障碍、草原毒草与中毒病防控、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等领域形成了特色优势,抗病生物工程居国际领先、牛羊胚胎工程居国际先进、草原毒草与中毒病防控为国内领先。我国动物胚胎工程专家张涌教授攻克了山羊体细胞克隆技术难关,获得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山羊,利用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世界首例人β防御素转基因奶牛和转Ipr-1基因抗结核病奶牛,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是国际公认的家畜基因编辑与抗病生物工程领域两项重要突破,被德国科学院院士Niemann及PNAS和BioMed出版社高度评价。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疫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张涌院士、周恩民教授入选爱思唯尔全球兽医学高被引学者。
学院始终瞄准国家战略和兽医学科国际前沿,围绕重要动物疾病防控、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重大需求,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目前,学院承担科研项目197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2项、子课题11项;主持青年科学家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1项、其他项目60项。2022年到位科研经费7415万元。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近五年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2件,发表学术论文88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85篇。
学院国际交流和合作影响广泛,与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衣阿华州立大学、圭尔夫大学、爱丁堡大学、京都大学、九州大学等广泛合作。为美国艾尔瓦大学兽医学院举办了兽医针灸技术培训班,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兽医学院合作开展“2+4”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近5年51名研究生赴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攻读博士学位、参加联合培养和交换生项目等,教师参加国际会议280余人次。培养留学生17名。软科2022年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兽医学)中为全国第4,世界第16。
学院将以培养新时代卓越兽医人才为目标,立足国家战略和兽医学科国际前沿,围绕重要动物疾病防控、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重大需求,为把兽医学一级学科建设成为一流学科,全面提升我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而努力奋斗。